為慶祝機場15周年 全面研究啟德至赤鱲角時期機場發展史
(香港,2014 年 4 月 16 日)- 在全港首份涵蓋年期最長的機場研究中,多名受訪者均認為位於赤鱲角的香港國際機場,正面臨與九龍城舊啟德機場後期相似的情況,而當時啟德機場為全球最繁忙的機場之一,其容量已完全盡用。以上只是這份全面研究的其中一項有趣發現,研究訪問了超過 80 名受訪者,而大部分受訪者均見證了機場過去數十年的種種變遷。在進行研究時,亦閱覽了超過 2 000 份歷史檔案,包括報章報道、歷史及官方文件,以及其他參考資料。
香港機場管理局於 2013 年委託劉智鵬博士進行歷史研究,作為香港國際機場 15 周年誌慶的其中一項紀念活動。劉智鵬博士是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主任暨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過去十年曾出版多本有關香港歷史的書籍,並為以下書籍的編輯或作者,包括《吞聲忍語-日治時期香港人的集體回憶》(2009 年)、《我們都在蘇屋邨長大-香港人公屋生活的集體回憶》(2010 年)、《潮起潮落-中英街記憶》(2010 年)及《危情百日:沙士中的廣華》(2013 年)。
在今天舉行的研究結果分享活動中,劉博士說:「全港首個機場於 1920 年代興建,以作軍事用途。在約十年後,全港首座機場客運大樓投入服務,標誌着香港民航業的開始。回顧香港歷史,民航業的蓬勃增長及發展不但成就了今天的香港,亦方便本港市民乘搭飛機,並令這個城市與世界其他地方連繫起來。若民航業沒有急速起飛,實在很難想像香港會變成怎樣。」
劉博士亦表示,機場於 1998 年遷往赤鱲角時,本港市民及世界各地的旅客無須再忍受啟德機場極度擠迫的環境,而民航業亦有充足的發展空間。然而,他強調受訪者開始注意到,現時香港國際機場正面對與 1990 年代中後期相似的情況。
他又說:「於 80 年代後期,舊啟德機場的容量已達到飽和,而赤鱲角新機場正好提供迫切所需的設施,以處理香港與日俱增的航空交通需求量,但我們在研究中提及,香港國際機場的容量再次逐漸達到飽和。透過有關研究,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從舊啟德時期汲取寶貴經驗。」
機管局表示,希望透過出版刊載有關研究結果,以及多名受訪者的口述歷史書,以保存香港歷史的重要部分。有關書籍分為兩冊,將於今年夏天出版。
機管局亦表示,現正進行相片公開徵集活動,誠邀公眾分享任何有關由舊啟德機場年代以來,至現時香港國際機場的珍貴相片,藉着建立集體回憶,重塑機場的歷史面貌。相片內容可以是不同年代的機場設施、名人政要經機場抵港,以及旅客與親友重聚及告別的感人時刻。參加者須為每張相片提供不多於 50 字的文字說明,藉此了解其背後的故事。每位參加者提交相片的次數不限,可以郵寄、在www.hkairportphotos.com 上載或電郵至 submission@hkairportphotos.com 的方式提交。獲選相片亦有機會刊載於書籍內,而大獎的三名得獎者可獲得免費機票。
附錄:相片徵集活動
活動日期 | : | 2014年4月17日至2014年5月16日 |
網上提交 | : | 登入活動網站www.hkairportphotos.com,並依照指示上載相片及文字說明 |
電郵提交 | : | 將相片及文字說明,連同參加者姓名、身份證或護照號碼首四個數字及聯絡電話,電郵至submission@hkairportphotos.com(每張相片的檔案大小應為1MB以上、5MB以下,並以JPEG格式提交,每個電郵不應超過15MB。每位參加者提交相片的次數不限。) |
郵寄提交 | : |
將相片及文字說明,連同參加者姓名、身份證或護照號碼首四個數字、聯絡電話及回郵信封,郵寄至高誠國際公關顧問有限公司,地址為香港鰂魚涌英皇道979號太古坊濠豐大廈6樓。請在信封面註明「參加相片徵集活動」。 (參加者須寫上正確的回郵地址,以便安排退還相片。) |
評審準則
奬品
大獎(三名) | 每名得獎者可獲得雙人來回任何一個亞洲航點的經濟客位機票及有關書籍乙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