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管理局改善海洋生態基金資助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的團隊,研究微塑膠對中國鱟造成的生態風險。
在香港西部水域的近岸淺水範圍的軟沙或軟泥,會經常看到馬蹄蟹的蹤影,當中包括瀕危的品種中國鱟。有證據顯示近年西部水域受到微塑膠的污染,對在泥灘生活的中國鱟,會有甚麼影響?
香港城市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張肇堅博士表示:「馬蹄蟹本身是很特別的生物,存在了四億多年歷史,亦是活化石,最近世界亦將中國鱟其中一種馬蹄蟹列為瀕危物種,所以我們有逼切性做保護工作。」
團隊在五個的調查地點收集沉積物樣本。再從中辨識不同種類的微塑膠。初步研究發現,微塑膠大小由 31 至 5000 微米不等,而於水口的疑似微塑膠污染最嚴重,數量平均值高出其他地方 6 至 14 倍。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方家熙博士表示:「我們找到 PET 是日常生活常見的塑膠,好像膠樽,一些容量,餐具,很多時都會用到這些微塑膠,而這種塑膠物料在香港水域是很多的,亦與馬蹄蟹的生境重疊。如果微塑膠太小馬蹄蟹會誤認為食物,吃得多會塞住腸胃,令它們死亡。」
另外,團隊又將人工培育的年幼中國鱟暴露於三種香港西部水域常見的微塑膠環境中,研究年幼中國鱟的生理反應。
研究結果顯示,中國鱟於含有微塑膠環境中的體重和體型增長率,與沒有微塑膠環境相比,輕微下跌 3% 至 7%,而其活動能力或意欲更大幅下跌高達 60%。
方博士指:「我們找到微塑膠對中國鱟是有一些負面影響,特別是 PET ,即是一種膠樽常用的塑膠,PET 令中國鱟沒有那麼活躍,代表會減低它們找食物及逃避捕獵者的能力,另外我們亦發現 PET 會提高中國鱟的死亡率,這個發現很重要,亦是令我們很憂慮的。」
項目的研究結果,可以為政府和其他機構提供重要基線數據,有助他們製訂各項中國鱟保育政策和方案。
改善海洋生態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林群聲教授表示:「我們考慮批這個項目時,注意到這是一個生態保育的項目,同時亦是一個很嚴謹的科學研究。今次的研究結果非常好,因為馬蹄蟹本來是一個瀕危的物種,而我們今次的研究是可以看到微塑膠對它們的影響,令大家更關注環境保育。」
請到以下連結下載短片: https://corpvideo.hkairport.com/downloadmedia/index/download/flavorid/1_03aids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