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養殖業一直以魚類養殖為主,較少有大規模養殖甲殼類,例如蝦、蟹。香港機場管理局成立的漁業提升基金,資助了一間本地科研公司,引入室內養殖甲殼類技術, 於工廠大廈內嘗試養殖澳洲鹹淡水藍龍蝦(藍龍蝦)。
這種蝦的生長速度快,而且具有較強的抗病能力,因此比較適合於室內作高密度養殖。
香港水產科研有限公司技術推廣總監李遠昇表示:「我們今次的養殖特別選擇了有鉗的品種,即我們今次的藍龍蝦,我們為的是可以觀察到室內養殖的時候,可否成功克服到有鉗的甲殼類。」
團隊租了一個約 1,100 平方呎的工廠大廈單位,試驗利用養缸,以不同水深、水溫及密度等養殖藍龍蝦,監察藍龍蝦的生長速度及存活率。
養殖過程亦要照顧藍龍蝦的特性,團隊發現藍龍蝦很頑皮,會打架,要想辧法減低傷亡,結果想出用圓筒及盒子分開牠們。
李遠昇指:「初期的時候都會因為它們打鬥、不適應水質,以及一些疾病的問題而死亡,令到它們的存活率大約只有五成,後來經過反覆改良,嘗試三種不同的養殖系統,包括採取獨立養殖、獨立的過濾池及層疊的養殖,令存活率可以上升至八成。」
團隊最後找出最適合藍龍蝦生存的室內養殖環境參數。
這個項目團隊的成員,全部都是九十後,本來做文化導賞的李遠昇,希望可以透過這次計劃,找出嶄新、可行的水產養殖模式,活化水產養殖行業,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
李遠昇又指:「由小到大都聽過香港是一個百年漁港,但今天我們身邊的年輕人對養殖業或漁業都不熟悉,所以正正是這個原因,我們見到香港傳統的養殖業青黃不接。很多都說找不到繼承人,令我覺得很婉惜,令我見到這個項目時覺得這是一個新機會。」
他們正為業界製作本地甲殼類動物養殖手冊及短片,推廣現代化漁業作業技術,下一個目標,是養殖虎蝦等收成期更快和更有經濟價值的品種。
漁業提升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梁美儀表示:「其實這個項目正正充分認同我們(基金)基本的目的及想達到的效果,因為我們想幫漁民轉型,特別是我們想推動本土水產養殖業,他們選擇了我們本土從未養過的澳洲藍龍蝦。結果都是非常鼓舞。」
機管局可持續發展總經理李仲騰表示:「很多項目的成果都有助業界,無論是學者及漁民朋友,就轉型、保育方面的策略都可以提供到有用的資訊。」
請到以下連結下載短片: https://corpvideo.hkairport.com/downloadmedia/index/download/flavorid/1_mxsdyu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