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同业承诺在2020年年底前,将机场的整体碳强度从2015年的水平再降低10%。
在全球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中,航空业的排放量约占2%1,而机场营运仅占其中不足2-3%2。为致力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机场管理局已为整个香港国际机场制定减碳策略,藉以提高能源效益,并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附注1:资料来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
附注2:资料来源:国际机场协会欧洲分会及WSP的《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2017-2018年度报告》(Airport Carbon Accreditation Annual Report 2017-2018)
自2008年以来,“香港国际机场减碳计划”提供一个平台,让我们与业务伙伴合作量度、缓减及报告碳排放量。
“香港国际机场减碳计划”取得成功及理想的成绩归因于“4P”法,即承诺(pledge)、平台(platform)、合作(partnership)及绩效(performance)。
查看更多2008年,机场管理局与40家业务伙伴共同承诺,到2015年将整个机场的碳强度从2008年的基准水平降低25%。
2016年,机管局与53家业务伙伴作出第二项机场减碳承诺,到2020年将整个机场的碳强度进一步从2015年的水平再减少10%。这项承诺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机管局高级管理层、业务伙伴及非政府环保组织全力支持,彰显整个机场社区致力进一步减少香港国际机场的碳排放。
机管局开发了一个网上报告平台—碳审计系统,以计算及监察整个机场的碳排放量。参与计划的业务伙伴可免费使用这个系统,透过一个统一的平台计算及分析其减碳表现。
机管局透过以下途径,发挥为业务伙伴提供支援的重要作用:
尽管客、货运量于2008年至2015年间大幅增长,香港国际机场仍能显著地加快减碳速度。2015年,机场的碳强度已从2008年的基准水平减少25.6%。
在机管局积极推动下,参与“香港国际机场减碳计划”的业务伙伴数目增至2017年的54家,提高了机场社区整体的碳管理意识。于2017年年底,机场的碳强度进一步减少5.7%,正朝着于2020年把碳强度从2015年的水平降低10%的目标迈进 。
隐藏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运大楼采用热能效益设计,透过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及建筑物外壳,有效反射热量以降低空调系统的负荷。大楼顶部朝北的天窗在日间让更多天然光照进大楼,同时可减少阳光直射建筑物所产生的热力。当阳光充沛,光线感应器会自动调低室内灯光的亮度。一号客运大楼的偌大室内空间采用创新的空调系统,将冷冻范围限于离地三米,而三米以上的空间则保持环境温度。
T1中场客运廊的设计非常注重环保,并荣获绿建环评(BEAM Plus)金级(新建建筑)评级。客运大楼采纳了35项环保措施,涵盖材料、能源及用水,以至高效能的施工方法等。
香港国际机场每天24小时运作。在这个昼夜不息的交通枢纽,单是照亮各项设施便需要超过13万件不同类型的特殊照明设备,占机场总能源消耗约10%。2009年,机管局展开一个项目,将十万个传统照明装置更换为较环保的发光二极管灯,成为香港最大型的同类项目。
发光二极管灯的耗电量低于传统照明装置,有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降低能源成本。这项计划于2015年完成,每年可节省约1 820万度电力,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 500公吨。
随着上述发光二极管灯的使用年期告终,机管局将于2020年年底前换上更高效能的型号。
2016年11月,机管局根据ISO 50001国际标准制定了能源政策,作为能源管理基础,并彰显我们致力提高能源绩效。请按此查看能源政策。
2017年2月,机管局为一号客运大楼取得ISO 50001:2011能源管理系统认证,当中订立有关制定、执行、维持及改善能源管理系统的具体要求。
为达致营运全球能源效益最高的国际机场这个目标,机管局将扩大能源管理范围,涵盖其他客运大楼、办公室大楼及停机坪。
国际机场协会欧洲分会于2009年6月首次推出“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成为唯一获机构认可的机场碳管理认证标准。这项计划独立评估各机场的工作,并设有四个渐进的认证级别,分别是“计算”、“减少”、“优化”及“碳中和”。
要达到“优化”(即第三级别),机场必须证明已进行计算及减少碳排放的工作,并鼓励持份者如航空公司、膳食供应商及地勤服务公司等参与减少碳排放。机管局的“机场减碳计划”使香港国际机场在2013年成为亚太区首个获得机场碳排放认可计划第三级“优化”认证的机场,并于2016年成为亚太区首个机场成功再获三年期认证。2019年3月,香港国际机场再次获得第三级「优化」认证。这是机场第二次获得三年期认证。
机管局的“香港国际机场减碳计划”获得本港及海外多个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奖项,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