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4月2日,下午6 时)– 为提升大众对海洋保育的意识,香港国际机场抵港大堂的「西部水域寻『保』记」展览于今天揭幕。
展览由即日起至2025年6月8日举行,透过互动游戏带领旅客及公众人士游历香港西部水域,探索机场周边丰富多元的海洋生态系统,介绍中华白海豚、柳珊瑚、蚝及各式鱼类等栖息在西部水域的生物。展览活动亦会送出限定纪念品。
今次展览为连串活动揭开序幕,展示香港机场管理局在提升香港西部水域生态及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及相关公众参与活动。即将举行的活动包括于今年第二及第三季为学生、绿色团体及其他持份者而设的生态旅游教育,以及藉著2025年6月6日全国放鱼日而进行的投放鱼苗活动。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渔农自然护理署署理署长黎存志,以及机管局署理行政总裁张李佳蕙今天一同主持展览开幕仪式。出席嘉宾包括郊野公园及海岸公园主席凌嘉勤、广东省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朝明、改善海洋生态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席谭凤仪、机管局董事会成员龚杨恩慈和姚柏良、改善海洋生态及渔业提升基金信托有限公司董事梁广灏及立法会议员何俊贤。
张李佳蕙于活动中表示:「香港国际机场坐落于西部水域的海洋宝库中。考虑到机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附近水域物种的特点,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的保育措施。机管局致力于在机场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将香港国际机场发展成为全球最环保的机场之一。」
谢展寰局长致辞时表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保育海洋生态。过去五年,我们一共指定了三个新的海岸公园,使全港受保护的海洋栖息地总面积扩大1.5倍至现时超过8 500公顷,而北大屿海岸公园是香港第八个兼面积最大的海岸公园。我们期望能与社会各界联手,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共创更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
陈美宝局长指:「北大屿海岸公园的成立与三跑道系统落成启用,不但标志着不同持份者多年来的努力及成绩,更是印证了政府在发展基建的同时,对环境及生态保育方面的高度重视。」
机管局一直致力保护及提升机场四周水域的生态及生物多样性。机管局早前与渔农自然护理署合作,成立北大屿海岸公园。这个全港最大的海岸公园与北大屿水域的沙洲及龙鼓洲海岸公园和大小磨刀海岸公园相连,这片相连区域为中华白海豚以至更广泛的海洋生态系统形成保护区并带来协同效益。北大屿海岸公园亦毗邻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香港西面海洋保护范围与内地的大型保护区连接起来,进一步提高中华白海豚重要栖息地的自然保育价值,有利中华白海豚在机场及北大屿附近水域出没,并惠及其他重要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
此外,机管局一直自发推行改善海洋生态及渔业提升项目,包括铺设改善生态海堤块、人工鱼礁及蚝礁,以及投放鱼苗,所有计划均取得理想成果。机管局亦于2016年注资四亿港元成立两个独立运作的基金,即改善海洋生态基金及渔业提升基金,支持海洋生态及渔业项目发展。